今天是:
1960年10月10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火星无人探测飞船,但未到达火星既告失踪。
1936年10月10日,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出生。格哈德·埃特尔生于德国斯图加特,慕尼黑工业大学毕业,1965年获博士学位,化学家。从1973年开始,埃特尔担任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教授及该校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至2004年,埃特尔出任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所长,他是这家研究所的名誉教授。从1997年和2000年起,担任我国大连化物所《催化学报》顾问和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顾问。格哈德·埃特尔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因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他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1913年10月10日,巴拿马运河上的甘博亚大坝被炸掉,从此大西洋和太平洋被连接起来。
1886年10月10日清晨,从天外飞来两个火球坠入西伯利亚诺伯尤里村,现找到两块陨石,重约2公斤,其中含有1%的宝石,非常罕见。
1846年10月10日,海王星的卫星海卫一被发现。
1731年10月10日,英国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诞辰。亨利·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在物理学方面,其最著名的成果是卡文迪什实验,即用他自己设计的扭力天平验证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测量推算出引力常数和地球的平均密度,因此他被称为“称量地球先生”。在化学方面,他最先提出了空气和水的化学组成。他对空气进行实验,指出大气除了氧和氮外,还有少量的其他物质。他用实验证明水并非元素,而是一种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氢就能产生水。卡文迪什的研究和成果是多方面的。在电学上,他与库伦同时独立发现了两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定律);还首先引用电势的概念,测出导体两点间电势和通过的电流成正比(欧姆定律);在法拉第的电容实验之前,就了解到电容量与极板间物质的性质有关。他在电学方面的记录和手稿,后经麦克斯韦整理和注释出版。此外,卡文迪什对应用科学也很有兴趣,曾负责火药库的防雷电设备的安装工作;为减少金币磨损,他还进行了金合金的研究。1871年,他的家族为了纪念他,在剑桥大学创立了卡文迪什实验室,由麦克斯韦、J.J.汤普逊、卢瑟福等杰出科学家相继领导,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卡文迪什性格异常孤僻,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也不喜欢把自己的研究公之于众,麦克斯韦担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后在整理他留下的众多手稿中发现后人的许多研究只是对卡文迪什研究的“再发现”。
主办单位:舟山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地址:舟山市新城体育路10号海洋科学城A16幢9楼
联系电话:0580-2031682 0580-2055174(传真)邮编:316012 邮箱:zsskjxx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