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史上的今天

科技史上的今天

科技史上的今天

09-21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9-21 12:09 点击量:583

 2003年9月21日,伽利略号太空船任务结束,撞向木星坠毁。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1989年从“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发射,是美国航天局第一个直接专用探测木星的航天器。也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最成功的探测器之一。它于1995年12月进入环木星轨道。

 1909年9月21日,我国飞机设计师冯如第一次试飞成功。冯如,原名冯九如((1884年1月12日~1912年08月25日)),广东恩平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在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后,他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1853年9月21日,荷兰物理学家、超导的发现者海克·卡末林·昂尼斯诞生。海克·卡末林·昂尼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兰物理学家,超导现象的发现者,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1876年,昂尼斯从格罗宁根大学本科毕业,1879年又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1882年,昂尼斯成为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和物理实验室负责人,将实验室的主攻方向定为低温物理学。当时获得低温的主要手段是液化气体,1882年以前,只有氢气和氦气尚未被液化,英国物理学家杜瓦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在1898年首次液化了氢气。莱顿大学物理实验室在昂尼斯的领导下迅速发展,于1894年创建了莱顿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建立了大型液化气工厂,1904年液化了氧气,两年后又液化了氢气,并在1908年7月10日首次液化了氦气,以-269°C(4K)刷新了人造低温的新纪录。随后又用液氦获得了0.9K的更低温。昂尼斯因此被称为“绝对零度先生”。1911年,昂尼斯利用液氦将金和铂冷却到4.3K以下,发现铂的电阻为一常数。随后他又将汞却到4.2K以下,测量到其电阻几乎降为零,这就是超导现象。1913年,昂尼斯又发现锡和铅也和汞一样具有超导性。同年,由于对物质在低温状态下性质的研究以及液化氦气,昂尼斯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昂尼斯的领导下,莱顿大学物理实验室成为世界低温物理学的研究中心。1923年,昂尼斯退休,1926年在莱顿逝世。为纪念他,莱顿大学物理实验室1932年被命名为“卡末林·昂尼斯实验室”。

主办单位:舟山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浙ICP备14000885号-7

地址:舟山市新城体育路10号海洋科学城A16幢9楼

联系电话:0580-2031682 0580-2055174(传真)邮编:316012 邮箱:zsskjxxs@126.com

浙公安网备330902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