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0年4月20日,SpaceX载人龙飞船首次试射——商业航天的破冰时刻。2020年4月20日(原计划日期),SpaceX的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 Demo-2)因天气原因推迟发射,最终于5月30日成功将两名NASA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这是自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恢复载人航天能力,且首次由私营企业完成。飞船采用全触控界面与3D打印发动机,成本仅为传统飞船的1/3。但任务也引发争议:马斯克将宇航员称为“测试负载”,被批淡化载人风险;此外,飞船返回舱着陆精度偏差达3公里,暴露自动驾驶算法的可靠性问题。
2018年4月20日,中国天眼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射电天文学的东方崛起。2018年4月20日,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宣布发现6颗新脉冲星,标志其正式进入科学产出阶段。FAST凭借全球最大接收面积,可探测百亿光年外的中性氢信号,但其建设导致贵州山区近万名居民搬迁,引发“科学项目与民生代价”的伦理争议。2020年,FAST向全球开放观测申请,但其数据共享机制被指缺乏透明度。截至2024年,FAST已发现900余颗脉冲星,并为搜寻地外文明(SETI)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2010年4月20日,深水地平线漏油——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海洋生态灾难。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井喷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并持续87天的原油泄漏(约490万桶)。事故暴露了深海钻探技术的脆弱性:防喷阀失效、水泥固井设计缺陷,以及BP为压缩成本忽视安全规程。漏油污染波及1600公里海岸线,导致10万只海鸟、数千头海洋哺乳动物死亡,至今仍有原油沉淀物残留于海底。此事件推动美国出台《海洋能源安全法案》,但赔偿诉讼持续至2020年,揭示企业责任与生态修复的长期困境。
1914年4月20日,瑞典物理学家西格巴恩出生于瑞典隆德。他的主要贡献是用电子光谱法对各种轻元素作系统的定量分析,为发展高分辩率电子光谱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也因此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745年4月20日,法国医师皮内尔诞生。他是精神病学的奠基人,也是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患者的先驱,从皮内尔起精神病监禁所开始真正变成了治疗患者的医院。
公元429年4月20日,我国南北朝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诞生。祖冲之的重要贡献是采用割圆术,计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值,他还正确地推导出球的体积公式。另外他在天文历法、机械等方面也都有突出的贡献。
主办单位:舟山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地址:舟山市新城体育路10号海洋科学城A16幢9楼
联系电话:0580-2031682 0580-2055174(传真)邮编:316012 邮箱:zsskjxx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