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海洋千亿财富在沉睡 未来五年如何掘金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05 02:05 点击量:
如果你没赶上前三十年东莞工业化蜕变的红利,又没被划进松山湖或者水乡经济区,那你一定不要错过东莞“十三五”海洋经济的机遇。东莞应该如何在海上掘金呢?南都观察员把这个问题抛给一位东莞的长期经济观察员时,他竟然很诚恳地反问了一句:“呃,东莞有海吗?”可见东莞的海洋不仅有巨额的财富在沉睡,就连发展海洋的观念也还没被完全唤醒。
东莞海岸线虽短
但海洋发展的底子不差
东莞不仅有海,而且海洋发展的底子不差。
《规划》出台之后,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也对东莞发展海洋经济的“家底”做了解读:“东莞海洋总产值由2011年571亿元增长到2015年75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7%。二是港口优势产业特色突出,东莞港发展态势良好,2015年港口吞吐量达1 .31亿吨,同比增长1 .9%。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6 .28万标箱,同比增长16.3%,成为珠三角第二大内贸港区。”
东莞之所以给人“没有海”的印象,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教授、东莞特约研究员林江指出,从自然条件上看,东莞滨海片区面积空间不够大。
东莞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积极向海洋要空间。根据《规划》,东莞长安镇(滨海湾新区)投资180亿元建设东莞市“一带一路”战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填海面积共588公顷,将建设交椅湾国际物流仓储项目、海工装备研发试验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生产研发基地和东宝之星游艇会等项目。
滨海湾新区更名前就是长安新区,在东莞被提到了高规格的地位。今年2月,东莞市委副书记张科兼任长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不再担任长安新区党工委书记职务,也就是滨海湾新区直接由市委副书记亲自挂帅,东莞实力最强的三个“天下名镇”虎门、长安、厚街都要以它为中心。
“钱景”不仅是互联网 卖鱼
大企业海岸线“占坑”掘金
那么东莞的海洋经济应该如何发展呢?这巨额的财富都躺在哪里睡大觉呢?
《规划》刚出台的时候,就有网友笑称,接下来新湾渔港可以“互联网 ”卖黄皮头(也称狮子鱼)了。确实规划中也将“互联网 ”写进了蓝图,但不只“卖鱼”这么简单,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新型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东莞还可以建设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运行大数据,开展海洋经济调查,加强海洋经济统计监测,这些都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好基础。
林江认为,东莞海洋经济总量偏小,除了滨海片区面积空间不够大以外,同时东莞海洋产业的定位还不明晰,没有凸显产业优势。《规划》也指出,滨海各区存在临港工业同构化现象,区域分工体系还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够,存在无序竞争,导致产业布局不合理和重复建设,降低了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接下来东莞发展海洋经济,在打好产业基础的同时,创新服务、科学技术、金融服务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林江认为,“东莞不仅仅是发展制造业,也是发展现代服务业。”
从东莞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上,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不少项目在112千米的海岸线上“占坑”掘金了。
融入湾区和“一圈”
开发与保护并举
《规划》分析,东莞的海洋产业发展,受制于海域面积相对狭小,海洋经济整体水平不高,临港产业发展仍有待加强,与周边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相比,东莞市海洋经济的总量仍然偏小,海洋产业的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鉴于海洋资源的整体不可分割性,东莞市“向海而生”战略,必须同周边地区的海洋经济合作,形成合理分工、错位互补发展的海洋产业空间格局。
“东莞在发展海岸线上要走出去,就必须着眼于整个经济区的建设。东莞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还有强大的资本外溢,这对建设珠江三角洲,如珠江西岸、粤西等海岸线,东莞是有能力有实力参与建设的。”陈鸿宇分析,东莞发展海洋经济,因粤港澳大湾区而正逢其时,湾区讲究合作式发展,而不是讲竞争龙头的传统模式。
去年12月底,深莞惠经济圈(3 2)党政主要领导第十次联席会议审议并通过《深圳、东莞、惠州、汕尾四市海洋产业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纲要》,东莞参与建设经济合作圈,也就是上述格局中提到的“一圈”,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林江建议,滨海片区打造的“试点”,打造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余,可以对接前海、珠江口岸资源,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据《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科学测算2020年海洋经济产值有望达3000亿。东莞海洋产业要与深圳协同发展,在短短的112千米海岸线上,到2020年创造出1110亿元是可期的。
然而开发海洋并非意味着“污染”海洋。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解读,《规划》将“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列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线,目标是深化海洋资源科学配置,优化用海方式,推进确权用海项目的监督管理,科学配置海域资源。
其中东莞会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典型生态系统修复,大力保护修复海岛资源逐步建立红线管控制度,开展自然岸线本底调查,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重点用海企业,以P P P等融资模式主动参与海岸生态保护和修复。
声音
东莞的海岸线是比较短的。这是东莞海洋经济发展长期被忽视的原因之一,在海岸线建设上,东莞要考虑海岸带的建设问题,如今其东部海岸线发展,利用率已经很高了。而对于北部的自然海岸线,东莞要好好保护起来。在环境海岸带上,要加大投入和保护。
——— 陈鸿宇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区域经济学专家
钱景
东莞市海洋渔业局解读《规划》中,点明了东莞海洋经济的几条有“钱景”的道路。
1、首要是旅游业。建设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和档次的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景区;融合游艇制造及游艇产业,重点培育游艇旅游产业。
2、强化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优化发展。优化提升东莞港布局与功能,整合东莞港各港区的港口资源,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资源整合,构建港口功能体系。同时全力促进临海(临港)工业绿色发展,发展立沙岛石化基地,挖掘和培育海洋文化。
3、努力培育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集聚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海水综合利用业及海洋电子信息业发展,重点培育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金融业,推动发展海洋生物环保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