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 舟山

科技动态

舟山

为及时获知养殖户通报的病害发生情况,今年重设30个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3-12 10:03 点击量:

      今年,我市海洋渔业部门重新设置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数目达30个,测报品种分别为三疣梭子蟹、南美白对虾和大黄鱼,以便更及时获知养殖户通报的病害发生情况,让病害及时得到诊治,减少损失。
                                                                                     30个测报点,覆盖全市各县区
       这30个水产养殖测报点,是根据我市每年水产品养殖的养殖场地、养殖品种等实际变动,来重新设置,以便更好地服务大众。目前,测报总面积达10803亩。其中,以普陀居首位,共10个,测报面积5345亩。另外,定海9个,面积1575亩;岱山8个,面积3583亩;嵊泗3个,面积300亩。
        三疣梭子蟹围塘养殖的测报面积最大,有9080亩。其次是303亩的南美白对虾大棚设施养殖,1040亩的南美白对虾围塘养殖和380亩的大黄鱼网箱养殖。“在每个测报点,都配了病害测报员,每月定时在测报点作常规测报,一旦发现病害,将及时向各县区推广站或本站报告。”市海洋与渔业局技术推广站有关负责人说。
                                                                                病害种类在减少,天气变化成主因
     “有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能及时获知养殖户的病害情况,加以诊治减少损失,也为周边养殖户提供预警信息。”该负责人说,通过取样后在实验室检测出来的病害,也为我市水生动物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去年,我市共检测出4种病害,比往年减少两种。其中,因天气变化而引发的病害是主因。
去年,因受台风暴雨影响,我市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受创”较重。尤其是8月份,全市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发病50亩,经济损失10万元;三疣梭子蟹因环境致病面积达1610亩,经济损失22万元。“因台风次数多,持续强,降雨时间长,且雨水多,导致养殖池水质难控制,病害发生普遍。”该负责人说。
                                                                                  苗种有问题,需把好苗种质量关
        从这些年的病害测报情况与病理分析来看,除天气因素外,苗种携带病害现象越发普遍。“去年,我市南美白对虾的苗种问题较突出,大部分养殖场出现虾苗生长缓慢,个体参差不齐的现象。”该负责人称,南美白对虾经十多年的苗种繁育,种质退化现象明显,易感染。
         去年初,市技术推广站与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启动了水产苗种检疫和病害测报实验室病理分析工作,共检测样品10个,辐射面积1500亩,惠及养殖户50户。“根据各测报点的测报病情,局属专家或乡镇渔技人员,将及时到现场诊断,给养殖户提供病害治疗方案和建议。”该负责人介绍道。

 

主办单位:舟山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浙ICP备14000885号-7

地址:舟山市新城体育路10号海洋科学城A16幢9楼

联系电话:0580-2031682 0580-2055174(传真)邮编:316012 邮箱:zsskjxxs@126.com

浙公安网备330902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