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全市1147个无人岛,将根据所处的岛群位置被划分为16个区块,每个区块结合岛屿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等因素,其保护利用功能将被逐一定位。这意味着今后我市无人岛保护与利用有了规划。
据介绍,全市无人岛被划分为舟山岛西、南部附近岛群,舟山岛北部附近岛群,金塘岛附近岛群、普陀山-朱家尖-登步-桃花岛附近岛群、虾峙-六横-佛渡附近岛群、衢山岛附近岛群、泗礁山-黄龙岛附近岛群等16个区块。根据功能体系,确定173个海岛为保护类,331个海岛为开发类,643个海岛为保留类。其中,保护类包括国家权益类15个,海洋自然保护类9个,海洋特别保护类149个;利用类包括围海(涂)类107个,港口与工业类60个,工程类71个,旅游类75个等。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全市辖区内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上、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数量为1297个,其中无人岛1147个,占全市现有海岛总数的88.43%,其中定海区78个,普陀区394个,岱山县353个,嵊泗县322个。这些无人岛分布可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部分,陆域面积普遍偏小,但岛上港口、旅游、矿产、风能和海洋能等资源丰富。
目前,全市已利用或部分利用无人岛127个,主要用于海洋渔业开发基地建设,旅游业开发,设置航标、铁塔、桥墩以及其他开发利用活动。这些开发大多数局限于粗放型开发,单纯利用,开发层次不高,效益低下,局部还存在着“无序、无度、无偿”开发利用的状况。今后,我市无人岛开放和利用,将遵循与海洋功能区划相一致原则;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原则;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则;国家主权权益和国防安全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