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 全国

科技动态

全国

美国金融危机对长三角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01 08:04 点击量:

       引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正向实体经济蔓延,它所引发的后果正愈演愈烈。专家预测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才能得到恢复性增长。综观外贸依存度较高的长三角地区饱受影响。对此,《长三角观察》专门邀约几位专家从多重角度进行深入解剖,并对长三角地区如何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提出了富于建设性的对策意见,以飨读者。

       美国金融危机对长三角经济的冲击与影响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均收入全国最高,前几年的经济增长率也快于全国,是中国率先实现“小康”的地区。但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比较高,外部市场的变化对长三角的冲击也可能比中国其他地区要更加直接和重要。

       第一,对长三角外贸的影响。上海2007年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已经达到165%,出口依存度也高达83%。江苏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98.5%, 出口依存度为 57.4%;浙江对外贸易依存度 68.3%,出口依存度49.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首先就是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经济下降对中国出口产生的制约上。长三角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商品出口到美欧市场的比重高,因此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也就比较大。江苏今年头9个月出口增长速度虽然还保持了23.4%,但9月份增长率已经降至20%。浙江的出口1—7月份也降至20.4%。危机对上海出口贸易的不良影响更加明显,头9个月的外贸出口增长23%,但是9月份同期相比增长率已经下降至16.6%。

       目前看,美国和欧洲经济将陷入进一步衰退的泥潭,由此造成的出口下降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加剧,我们在明年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增长可能还要面临更严峻的局面。由于美国欧洲至今仍是长三角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美需求的萎缩,对长三角经济的不利影响就可能比较明显。在中小出口企业比较集中的浙江,有大批的小企业因为海外需求减少以及人民币升值的组合影响而陷入困境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第二,对长三角吸引外资的影响。美国金融体系危机必然会使资金的供应变得紧张,跨国投资银行和跨国公司已经在全球收缩投资以应对美国国内的资金需求,这就可能使一部分资金从中国外流。目前来看,长三角三省市下半年新吸引的外资投资项目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江苏新外商投资项目的数量今年1—9月份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0%,上海1-9月份外商投资项目累计减少8%,9月份同比减少20.8%。浙江今年 1—9月份外资项目数减少了 40.6%,合同外资金额减少了 16.6%。只是由于上半年外资的到位率比较高,今年1—9月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量还是出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新项目数量的减少和合同外资数量的下降必然会使明年本地区吸引外资的数量明显减少。由于本地区外向型的经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在很多方面,比如出口、技术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无法脱离外商投资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外资的减少,将使得我们长三角面临的产业结构的提升变得更加困难。

       第三,金融性的资金流动对长三角存在既有利也有弊的影响。直到目前为止,海外资金仍有流人中国获取人民币升值好处和人民币利差的动机,有部分资金因为美国金融危机而流出,缓解了资金流人的压力,进而缓解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这是有利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前一阶段流人长三角房地产和股市的资金在美国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流出的迹象,这已经对我国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我国经济在美国金融危机后已经开始了明显的增速下降的态势,房地产和股市的收缩对于处在下降周期的经济的负面冲击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心理冲击的连锁反应。美国大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破产和重组虽然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延伸性危机,但是它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要远远大于美国房价下跌、资产价格缩水等不利的影响。美国知名大投行的破产使人们产生了全球金融陷入危机心理恐慌,不仅会引发抛售资产的风潮,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涨跌的联动效应,还会使国内包括海外投资于中国的很多投资的抉择会往后推移,这不仅会造成金融市场的萧条,还会使实体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由于长三角地区的海外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数量比较集中,是对外开放的一个主要通道,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在海外遭受的损失也会在短期内使得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经济活动有所收缩,这些都会给长三角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美元汇率变动不确定性的影响。在美国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股市急剧下挫后曾导致美元汇率大幅度下跌,这也是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随着美国金融危机传染至全球,美元汇率出现了反弹,因为欧洲经济衰退比美国更先到来,经济下降的幅度可能更大,这使得美元原来下降的走势被逆转。但是从长期看,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恶化的势头如果不能改变,尤其是美国为了救市对经济体注入巨额的资金在美国经济形势开始明朗化以后,就可能迅速流动起来,流动性过剩的前景将不能忽视。这样,美元还将面临下跌的局面,这将对我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升值的压力将重新上升,刚刚经历了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冲击的长三角出口企业可能将重新进人一个人民币升值压力阶段。

      第六,对长三角金融市场的影响。长三角的金融一体化近几年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推进的势头下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区域内横向资金流动的渠道不断拓宽,中央银行还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政府签署了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和建设信用长三角的协议。长三角还是外资金融机构比较集中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外资银行网络是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基地,以上海为核心的各金融要素市场对长三角的辐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这对于长三角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契机。美国金融危机对长三角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这种有利的发展势头遭到冲击,并可能使本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所放慢。因为美国金融危机使得跨国金融机构面临资金紧缩的局面,他们在海外的扩张势头也会明显放慢。另外,美国一直被当作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其效率和风险控制都是很多国家试图学习和参照的榜样。中国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或多或少是参照了美国金融模式,我们的金融分业经营和管理模式,我们的中央银行设立大区域分行制度都有美国金融体制模式的影子。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都对美国金融模式进行了反思,重新审视美国金融体系和金融模式的成败优劣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也必然会进行重新思考和调整,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个考验。一方面我们可以避免继续照抄美国模式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将使我们的金融改革面临更加困难复杂的局面。长三角金融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快速发展,尤其是通过金融创新来推进金融发展的困难也势必增大。

       长三角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对策

       面对上述冲击,长三角两省一市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应对。从目前看,我们需要做的主要工作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按照中央的部署,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地区协调政策。加快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体化的步伐,把本地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贯穿工程和三省市交通网扩大工程当作重要的共同项目予以落实,在保持投资增长速度的同时使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更大的效益。

       第二,加大出口支持力度,通过减免各种规费来减轻出口企业的负担。由于退税率和其他财税政策是由中央调控的,地方政府只需落实执行。但是在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服务,比如出口保险,信贷担保,信息服务等方面还是有不少可以改进和提高的方面。对一些地方性的规费也可以适当地从减轻企业负担的角度给予减免,让企业获得比较好的应对外部需求减少的内部环境。

       第三,对于资金的大进大出的冲击,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本流动的监管。一方面要防止资金的大规模撤出,对于黑市外汇交易和地下钱庄等资金流通的地下渠道进行打击,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外部资金为了寻求避风港躲进中国,这也是金融风险集聚的重要途径。由于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民间的金融也比较发达,在面对外部冲击的背景下,这些民间金融所形成的债务锁链也可能会发生断裂,形成对民营经济的冲击。因此,需要各地政府研究出台如何让正规的金融体系渗入和覆盖民间金融的途径和方法,为民营企业灵活的融资需求提供正常的融资供应渠道。

       第四,长三角两省一市要研究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对策。长三角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对本地区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全国的房地产市场中也有标杆性的影响。在外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原来过高的房价开始下跌,释放一些泡沫应该是好事。但是要防止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也要防止不理性的抛售和停止偿还房贷行为的发生。目前看,对于海外房地产投资基金在中国的抄底行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让他们轻易投资于国内的房地产项目,尤其是不能让他们低价收购房地产项目。否则等到他们获利撤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要遭受真正的冲击,而且还会卷走我们巨额的房地产利润。所以可以对国内遇到资金困难的房地产开发商设置一些独特的金融工具,既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也可以让一些国内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等分享一些房地产开发利润。

       第五,对于心里冲击效应和市场上的羊群行为,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和专家客观平和的分析。避免轰动效应的极端预测和不负责任的论断。媒体需要将各种观点都客观地报道出来,以避免人们盲目的跟风,从而阻断美国市场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心理上的冲击。

       第六,坚定不移地推进长三角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改革。要冷静分析看待美国金融市场结构和监管体系的调整,从中学习和借鉴有用的经验和教训。不要迷信美国的一切模式和经验,也不能轻视美国的几十年来形成的金融体系的活力和特点。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和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认认真真地分析两国的差距和差异。总体上看,我们的银行信贷应该更加注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信用盲目虚拟扩张和收缩。金融创新也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长三角经济发展需要稳步地推进,不能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就否定一切金融创新的价值,同时也不能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我们相信,美国金融危机虽然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正确政策的引导下,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活力可以继续保持,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前景仍旧是乐观的。

主办单位:舟山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浙ICP备14000885号-7

地址:舟山市新城体育路10号海洋科学城A16幢9楼

联系电话:0580-2031682 0580-2055174(传真)邮编:316012 邮箱:zsskjxxs@126.com

浙公安网备330902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