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 全国

科技动态

全国

跨入2009,中国如何拉动经济?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2-24 08:02 点击量:

       自从当大洋彼岸传来次贷危机的信号到现在,从美国上空盘旋而起的这场金融风暴已经扩散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然,中国也不能幸免。

       如何拉动经济?这个问号深深地印在了政府、学者以及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心中。

       最近,由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省中科企业研究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共同主办的 “2009中国(浙江)中小企业生产力发展论坛”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左小蕾为大家解读金融危机发生后大环境的改变,以及我们国家在进入新一轮调整期时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

        里面具体讲到了三个问题。一是这次金融危机对大环境的改变,二是这一轮调整期间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是有关保增长需要达成的几点共识。

       现在环境变了,固定资产投资能否作为经济增长点?

       目前是否应该继续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来维持经济增长?

       左小蕾提供了一份数据报告。该数据报告是对156个国家和地区做的,数据显示,如果从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说,中国在这156个国家中排在第二高,第一高是不丹。其实,这并不合理。与日本和韩国比较一下,即使和它们处于高增长的时期比较,中国目前的投资也偏高。

       那是不是要推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呢?不妨参考一下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

       在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当中,中国的比例要高得多。美国大约占6%,中国在10%以上,而日本因为前几年的经济泡沫破灭,一直没有调整下去,因此它的房地产占GDP比重相对也比较低。

       拉动消费才能来带动投资,消费完了以后要再生产,就是一个循环。但是房地产不可能建了拆,拆了再建地循环投资。所以房地产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还是有它的不合理性,因为它重在解决民生和居住问题,而不是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要不然会走极端,尤其是现在如此高的比例下。

       现在的环境和1998年的金融危机相比有很多区别。那时候国家在基础建设上有很多空白,没有公路,也没有房地产,所以一实施货币化,房地产和公路产业很快都起来了,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而现在,从房地产的销售数据上看,各个地方都有很多存量房,需要27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消化。这就导致了如今我国再拉动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不太明显。而公路方面,1998年我们还没有太多的高速公路,然而现在已经有6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最重要的是,平均每公里高速公路的汽车数量,我国是最低的,也就是说修建公路所带来的效果并不会太明显。另外在港口方面,我国的八大港口都是供大于求。

       因此,从目前所处的经济状况分析,如果重复1998年发展经济的思路,并不太恰当。

       经济增长主要可以参考GDP的增长数据。

       目前,我国的消费增长是比较稳定的,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出台,消费增长的势头还将稳定向上发展。因为国民消费属于一般消费,而一般消费比较刚性,因此消费方面还是比较平稳的。

       另外一种对GDP稳定增长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就是贸易顺差。2009年出口肯定会下滑,还有可能出现负增长;进口方面,负增长会更加厉害。因为我国很多原材料都靠进口,比如钢铁业需要进口矿石,当钢铁行业需求下降时,矿石进口也就相应下降。所以,如果没有特别政策出台的话,出口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大。

       那么如果2009年是这样一个大环境,这一轮调整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呢?

       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我国的经济基础、经济实力以及调控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30年中大概有3次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没有少于三年。所以乐观一点来看,这次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可能也将在三年时间左右,至少不会少于三年,但也不会经历很长的时间。

       从去年开始算的话,这轮调整最早也要到2010年结束。当然我们希望出台的政策能够非常正确地把握趋势,发挥效应,让中国在明年下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开始经济的复苏。

       新一轮调整期持续时间不会少于3年

       如何保增长? 有三个方面需要达成共识

       跟1998年的金融危机相比,这次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国际大环境的衰退。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就具有其脆弱性。

       在这种现状下,如何保增长,以及接下来的增长方式都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保平稳增长。目前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恶化,所以经济降到了“保8”、“保9”的地步,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前几年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内外一些人士乐观地称之为高增长偏好。一看见中国没有10%以上的增长,就立刻说中国的经济总量有问题。

       我们现在面临很多结构上的问题,比如靠投资拉动一些耗能、非环保的项目和产品,特意推动高增长,我觉得这是对企业产生高增长的偏好。

       为什么要回归到平稳增长的思路?发改委信息中心计算了一下,中国潜在的增长率也就是9%左右,不应该特意推动更高的增长。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同时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不一定非要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因为我们的增长模式和别人不一样。另外,我国过去的高增长中,还可能存在一些要素价格,导致了人为的非市场化的成本,导致高利润。这些都决定了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可能并非是两位数,这一点首先要达成共识。

       第二个共识,就是保内需。

       我们看到这一轮整体经济下滑的源头是外需下降。但外需是不可控的,为了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就要确保内需的增长。这不仅仅是应对短期危机的策略,也可能是我国要进行的一次长期战略调整。

       很多出口企业,对这个问题有着前瞻性的认识。这一轮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不少出口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为美国过去靠消费,向全世界借钱形成贸易赤字。然后靠华尔街吸引资本流入以平衡收支,同时推高财富效应。接着美国人从资本市场、房地产价格上涨中拿了钱进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是不理性的。

       因为这次金融风暴以后,很多人就借不到钱了,也不借钱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美国人就会加大储蓄,那么消费就会减少,靠储蓄拉动内需。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变化就可能是长期性的问题了。美国也要维持长期性的增长,也会从次贷危机中间总结教训。美国发生变化,全世界的经济格局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中国的出口导向、新兴市场出口导向模式一定要变化,而且要提前变化。

       所以这个保内需可能不是个短期的策略,可能是长期战略。

       第三个共识是要保中小企业。

       保中小企业是从保就业、保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因为中小企业吸纳了75%到80%的就业人数,对GDP的贡献在60%以上,所以保增长就一定要保中小企业。

主办单位:舟山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浙ICP备14000885号-7

地址:舟山市新城体育路10号海洋科学城A16幢9楼

联系电话:0580-2031682 0580-2055174(传真)邮编:316012 邮箱:zsskjxxs@126.com

浙公安网备33090202000108号